“想要发现新奇的植物,往往要去没人去过的地方”
临近清晨,雨停了,雾气散开,远处传来潺潺水声,沉寂的大山渐渐苏醒。
太阳出来了,周厚林收拾行囊,一个背包、一台相机、一根登山竹棍……幽静的里河大峡谷里,风吹起树叶响起沙沙声,伴着他出发的轻快脚步。
这里是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53岁的周厚林是保护区一名工作人员,他是一个喜欢与植物为伴的人。
窄窄的石头上铺满落叶,潮湿的石壁上长满苔藓,身侧就是悬崖,周厚林身姿矫健,脚程也比一般人快不少。
周厚林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在大山里,不说话,习惯了。”随着周围草木逐渐茂密,他的话才多了起来,“这个叶子很香,是樟科植物特有的香味”“别瞧这个不起眼,这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是川东地区特有物种短尖忍冬”……
巡山的日子久了,周厚林逐渐能辨认常见植物,偶尔还能发现“新奇物种”。从2012年开始,周厚林爱上了观察、记录植物——拍照片,翻看资料,向植物学家请教……拥有庞大植物资源的五里坡,成为周厚林的天然课堂。
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表并命名了一种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这是夹竹桃科白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共有白前属植物约90种。此次新物种的发现,周厚林就参与其中。
2019年,周厚林在五里坡和阴条岭发现了这种植物,三峡白前细长的藤攀附着生长,初见时似乎与周围草叶没什么不同。拍下照片后,他兴冲冲地和植物专家团队分享了这个发现。“保不齐是个新物种,带回去研究下。”此后,他又多次和专家团队展开植物调查、标本查找和形态对比、基因分析等,最终确定为植物新物种。
此前,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熊驰研习员和包養周厚林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五里坡发现疑包養網似唇形科新物种居群,后经证实,这个植物新物种被命名为矮生假糙苏,这一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想要发现新奇的植物,往往要去没人去过的地方。”周厚林说,矮生假糙苏的发现,就是在一个阴暗深沟的碎石缝里。摔跤、受伤,对周厚林来说早已习惯。除了植物新物种的调查研究,周厚林还参与发现五里坡保护区植物新记录物种30余个。翻看相机,跟记者回忆和它们包養平台推薦初次“见面”时的场景,周厚林兴奋起来:“这些都是五里坡的宝贝。”
愈往深处走,道路愈加崎岖。拐个包養網弯的工夫,周厚林不见了!
没过多久,旁边小路传来沙沙声,周厚林拨开树枝,探出头来:“刚发现个黄杨科野扇花属的植物,你瞧,它的茎是‘之’字形状的。”拿出采集袋,周厚林小心翼翼地将一段小枝装进去。
如今,每当有科研团队来五里坡科考,都要来找周厚林一起进山。裤腿和袜子上擦些肥皂可以免受蚂蟥的袭击、泡点林檎叶能防止水变质……常年在山林中奔波,周厚林的野外生存经验派上大用场。
天色渐暗,准备返回。路过里河沟,周厚林拿出录音笔:“嘘,我记录下泉水的声音。”这些年来,周厚林一直搜包養網集五里坡各类自然元素。每次发现珍稀植物,他都要记录留存,形成了一份独特的珍稀植物分布图。
走出大山,他又变得沉默。上了车,收拾好行囊,周厚林小声嘟囔道:“明天还要再来看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