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戲去九宮格時租小劇,唱響鄉村振興曲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一登場,精神頭就來了”

“越是假期,我們越忙。這幾天,我們一天要演出好多場,雖然有些累,但看到游客鼓掌的時候,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2月13日,大年初四,剛演完一場紅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短劇《婦救會》的楊素華,邊收拾道具邊告訴記者。

61歲的楊素華,是沂南縣馬牧池鄉馬牧池北村地地道道的農民,她現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沂蒙四季》藝術團演員。

楊素華從小就喜歡唱歌,在地里干活也要唱兩句。2021年2月底,《沂蒙四季》藝術團招聘演員,楊素華前個人空間往應聘,端莊的儀表與清亮的嗓音讓評委眼前一亮,她順利成為藝術團的簽約演員。

楊素華坦言,剛開始時,最令她發怵的事有兩件,一是不會表演,二是普通話中夾雜方言口音,“老師常笑稱我說的是‘沂普’。”

那段時間,別人休息了,楊素華就瞅機會加班練。自身勤勉,外加導演、同事幫助,楊素華的表演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沂普”味兒也少了許多。現在,不論紅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短劇,還是《沂蒙四季》山村劇場演出,她都能很好地完成,從村民變成了一名“演員”。

“我家距離景區只有五六里路,在家門口當演員,不僅圓了自己的表演夢,而且提高了收入、傳承了紅色文化,村里人都很羨慕我。”楊素華說。

由于小戲小劇是室外演出,演出條件相對較差。但楊素華說,演員們依然認真演好每一場戲,“什么熱啊、冷啊、蚊子啊,只要一登場,就什么都忘了,精神頭也來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給觀眾。”

“春節假期,《婦救會》《識字班》等幾出劇集在小院內正常演出,除此之外,大家還要在景區的其他節目中客串角色。”楊素華說,這個假期,景區編排了春節版大型行進互動式紅色演藝節目《臨沂往事——古城烽火》,還結合春節特點,編排了室外情景劇《回家過年》。

革命戰爭年代,馬牧池鄉的黨員群眾踴躍支前,留下了一個個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如今,當地群眾將這些紅色故事用戲劇形式展演,成了助推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資源。一出出鄉土氣息濃郁的小戲小劇,生動講述著紅嫂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記者 紀偉 通訊員 鄭樹平)

呂劇之鄉,莊戶劇團演出忙

冬日暖陽下,中國紅戲臺格外明艷。大年初三上午10點整,銅鑼一響,伴著墜琴與揚琴合奏出的悠揚旋律,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呂劇文化傳承公益崗人員盧秀英一抖水袖,小步快走登上了東營城南廟會的戲臺。傳統呂劇《李二嫂改嫁》選段一開場,臺下便響起陣陣掌聲與喝彩聲。

舞臺一側的揚琴演奏者孫長勝,是這臺小戲演出隊伍的領隊。他時而含胸收琴,時而輕揚下頜右手拉出琴弦。偶爾,他也停歇下來注視演員,等待為下一句唱腔伴奏。

一個半小時的演出,演員聲情并茂,觀眾沉浸其中。

東營區是呂劇發源地。每到春節,忙活了一年的群眾便放下農具,操起揚琴、墜琴,穿上花花綠小樹屋綠的戲服,唱響百年呂劇。六戶鎮是東營城南廟會舉辦地,“村村有好戲”主題演出是本次廟會的重頭戲,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好戲不斷。

“每年新春前后是莊戶劇團最忙的時候,一天兩臺戲是常有的事兒。”去年,孫長勝自從進了臘月一直在忙,今天一早化好裝便乘車來到廟會演出,完成后還要回到牛莊鎮東龐社區,“那里還有2000多名居民盼著哩!”

隋修義是最后一個登臺演唱的。本想簡單收拾一下就乘車返回牛莊鎮的他,卻被幾位戲迷圍住了。“傳統劇目《姊妹易嫁》中,‘想當初含羞帶怒離張家’這段開頭我總是唱不好,再教我一遍吧……”面對戲迷的請求,隋修義又開腔清唱。

雖然教學時間緊張,但看到熱情的戲迷,孫長勝還是很開心。他告訴記者,東營區呂劇保護傳承發展中心的10位專業演員,經常在農閑時節到鎮上,通過組織培訓班傳授唱念做打本領。每次參加培訓,孫長勝他們也會這樣圍住專業老師。

2年前,牛莊鎮設置了21個呂劇文化傳承特色公益崗,任務就是傳承呂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孫長勝從口袋里掏出下午的演出節目表,指著演員名單,頗為自豪地說:“在我們的帶動下,呂劇愛好者隊伍越來越壯大。演員有四五歲的娃娃,也有八十歲的老人。”

“春節期間,牛莊鎮21名呂劇文化傳承員,將帶領13支鄉村文化隊伍輪番登上40多個農村社區的大舞臺、小劇場,把精心編排的108場演出送到老百姓身邊。”牛莊鎮黨委書記馬守良告訴記者。(記者 李廣寅 通訊員 徐淑霞)

黃河故道傳來古桑民歌九宮格

大年初三,氣溫回暖,夏津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椹仙小鎮也愈發熱鬧。“翻椹葉(哎)攀椹枝,椹子落了滿一地……”一陣悠揚婉轉的小調從古桑林樹梢掠過,飄進人們的耳朵,時而古樸,時而高亢。這是張顯禎帶著他的民間藝術團為龍年春節準備的民歌小調,唱的正是這片古桑林。

張顯禎是夏津小有名氣的民間藝人,十六七歲開始敲架鼓,每年元宵節隨隊伍走街串巷,如今已是夏津架鼓隊的領隊,也是這項縣級非遺的傳承人。除了架鼓,他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整理夏津民歌上。“前半生深耕三尺講臺,后半生傳承民歌小調。”79歲的張顯禎身形消瘦健朗,每場演出從不缺席,“我精神頭好得很,過講座年的節目更不能落下。”

他部隊出身,退伍回到家鄉夏津縣蘇留莊鎮后屯村,成為當地中學的一位文體老師。這是一個被古桑樹包圍的村莊,先輩們為了治理黃沙,世世代代種植桑林,才有了如今的黃河故道古桑樹群,這是我省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張顯禎在椹果的香甜味中長大,黃河故道時租場地桑林的故事填滿了他的童年記憶。

退休后,張顯禎開始騎著電動車到附近的村莊轉悠。“在我的印象里,兒時總會聽到母親哼唱一些非常好聽的歌謠,歌詞大多反映植桑治沙、農民耕種與嫁娶風俗等。”他找到一些還會唱這些民歌的老人,用手機錄下片段。一首民歌往往要找到很多人、錄制幾十遍才能拼湊完整。之后他再整理出歌詞并填譜,一首又一首。

現在,張顯禎的“民歌集”已經收錄了54首夏津民歌。記者看到其中一首《盼君回》旁標注著“林玉友唱(74歲)”,手機錄音播放的是一位老人極為純樸的嗓音,那是很多人童年睡前聽過的歌謠。從這些歌聲中,能品讀到黃河故道從古至今的變化,也能窺見華夏悠久的農桑文明。

“人人都說家鄉美,怎么比俺黃河故道的景色美,千年古樹連成片,萬畝雜果緊相連……”《黃河故道我的家》是張顯禎創作的一首合唱民歌,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變化。

這些年,古桑群樹影斑駁間,公園內潺潺溪水旁,古桑民歌經由夏津縣民間藝術團的演繹傳遍大街小巷。他們演得認真,過往游客聽得開心。“教學團員全是來自附近5個鄉鎮20多個村的農民,年齡在六十歲到八十歲之間。”擔任團長的張顯禎說,這些民歌唱響了,千年古桑群便有了“詩意的棲居”。(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鄧美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